二手牛仔裤 在你成为 我最爱的牛仔裤之前 谁是穿过你的那个孩子 你有一个贝壳 就放在后面的口袋 我在想它意味着什么 我希望 我能遇到那个大孩子 他多年前穿过你来着 在车库售卖的牛仔裤 保守着的秘密 买家可从来不知道 —Amy Ludwig VanDerwater | GARAGE SALE JEANS Who was the kid who wore you before you became my favorite jeans? You have a shell in your back pocket. I wonder what it means. I wish I could meet that old kid who wore you long ago. Garage sale jeans keep secrets new owners never know. —Amy Ludwig VanDerwater |
札记:
这是我翻译的第一首英文诗,挑了一首简单的来练手。还请专业人士指点。
1、标题:GARAGE SALE JEANS 直译为“车库售卖(的)牛仔裤”,看上去多莫名其妙(尤其对不熟悉 garage sale 的中文读者),长而复杂;考虑到作品的关注对象是 jeans,而不是 garage sale ,故译为“二手牛仔裤”更简洁,且“二手”又能凸显牛仔裤背后的人际关系。
2、风格:翻译上采用平实的日常语言,保持原作的四节,每节三行,这些都没有问题;只是押韵(一与二节、三与四节分别押韵)未做到,一时未找到合适韵脚,也不想勉强而造作。
3、语句:译作第二、三、四节的三行与原作基本上一一对应,仅第一节未做到,只因中英文复合句表述时主从句顺序各异,译作执行中文语法。
4、字词:译作第三节第三行加了衬词“来着”二字,“着”与第二节“么”押韵,增强一点节之间的连贯性。另外,是对 who wore you 这个从句的柔性处理。本诗以牛仔裤为表述对象,采用拟人化写法, who wore you 在第一节、三节两次出现:第一节中,汉译后它作为修饰词镶在主句“谁是穿过你的那个孩子”中,带过自然;在第三节译文中,“他多年前穿过你”成为“我希望/我能遇到那个大孩子”的宾语补足语,单独放在后面时,“穿过你”就特别突出——作者是站在“我”的角度来写,而读者阅读时不由得不站在“你”的位置上——多少会有一点奇怪的感觉。而“穿过你”后面加上“来着”一词,起到一点弱化作用。此外“来着”多用于回忆场合,对本句有“呼唤记忆”的修饰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