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,故友高君至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短期游学,然未得幸一聚。兹以诗代信,以信代晤,不抱格律,忆旧唱怀,并寄邢、胡、丁诸君。
一别经年逾十载
云中孤鸿三两只 ⑴
那年围坐西子畔 ⑵
而今相望落基山
夫子枯发不胜搔 ⑶
小女青丝已际腰
溯洄溯游焉两踏 ⑷
今人多少似故人
五子社里尝贪欢
时鲜爆炒酒半酣
不晓春愁更秋愁 ⑸
谈笑直过万重山 ⑹
雨打梧桐时运催 ⑺
转眼双乌东南飞 ⑻
学府庭院春秋长
他乡市井日月忙
桃源无缘不复路 ⑼
梦笔两断难为续
辞令纵横刀笔吏 ⑽
文章沽来柴米钱
诸侯门前骑驴过 ⑾
羞闻少年弹铗声 ⑿
盘根托起碧玉君 ⒀
天涯皆是黄花郞 ⒁
春风年年到江南 ⒂
青眼望穿五行山 ⒃
黄粱一梦成追忆 ⒄
惟愿醍醐沐初心 ⒅
孤蝉长夏当高鸣
莫见霜白呼哑音
何叹樱花蹁跹早 ⒆
归来霞披凤翔山 ⒇
注释:
⑴鸿:代指通信,成语“鸿雁传书”。
⑵西子:代指西湖,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(苏轼)
⑶“白发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(杜甫)。
⑷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”(《诗经·国风·秦风》)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言“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”,表达出世界上万物都在运动变化、没有静止不变的思想。(高君是哲学教授,此处借哲学话题打趣,藏一问:既然万物皆变,今天的你我可还是过去的你我?)
⑸“少年不知愁滋味”(辛弃疾),此处深发出“春愁”与“秋愁”,指代当下之愁与未来之愁。
⑹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(李白)。
⑺“雨打芭蕉叶带愁”(王维),“欲饮琵琶马上催”(王翰)。
⑻“乌鹊南飞”(曹操),“孔雀东南飞”(无名氏)。
⑼《桃花源记》: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。”(陶渊明)
⑽刀笔吏:旧时掌文案的小吏,幕僚、师爷。
⑾骑驴:古时文人一种风尚,驴识途且行稳,适合觅诗、读书,亦彰显个性。
⑿弹铗:《战国策》中有冯谖三次弹铗(剑把)向孟尝君索要待遇(而后献良策报答知遇)的故事。
⒀碧玉君:竹子的别称。
⒁黄花郞:蒲公英的别称。
⒂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(王安石)
⒃五行山: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压五行山下,受观音菩萨指点,等候唐僧西行取经。
⒄成语“黄粱一梦”:唐传奇《枕中记》中卢生赶考失利后借道士吕翁瓷枕做了一梦,经历一生的荣华富贵,醒来后发现锅中煮的黄米还没熟。“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”(李商隐)
⒅醍醐:从酥酪中提制出的上好品质的油,比喻佛法智慧。成语“醍醐灌顶”比喻茅塞顿开,获得觉悟。
⒆樱花:樱花花期较短,每年春季南京鸡鸣寺路等处可赏花。
⒇凤翔山:南京栖霞山,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,秋季漫山红叶,主峰名为凤翔峰。